发布日期:2025-09-25 12:09:59 点击次数:
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2组佩剑个人赛中,一位身材瘦高、眼神专注的小选手成为全场焦点,来自江苏队的姜鑫瑞以15比9的比分击败卫冕冠军,摘得个人首个全国锦标赛金牌,赛后,这位年仅11岁的小将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每场比赛都让我变得更加自信,而在剑道上,你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。”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三年前,当时8岁的他在学校课外活动体验课上第一次拿起佩剑,便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。“第一次穿上击剑服时,我感觉自己像个太空人,那把剑比我想象的要重得多。”姜鑫瑞回忆道。
教练李劲松最初对这个话不多的孩子并没有特别印象:“鑫瑞刚开始训练时很安静,技术上也不是最出色的,但他有个特点——从不轻易放弃,每次被击中后,他都会默默思考,然后要求再来一次。”
这种坚持在随后的训练中逐渐转化为实力,去年,姜鑫瑞在全省青少年击剑赛中首次获得奖牌,从此他的击剑生涯步入快车道。
本次全国锦标赛中,姜鑫瑞的表现令人惊艳,从小组赛到淘汰赛,他一路过关斩将,最终在决赛中遭遇去年冠军选手陈志浩。
比赛开始后,陈志浩率先得分,以3比1领先,面对不利开局,姜鑫瑞并没有慌乱,他调整战术,连续利用快速反击将比分追平并反超。“在场上,你听不到教练的指导,观众的欢呼也变得模糊,唯一清晰的是自己的呼吸声和对手的动作。”姜鑫瑞这样描述比赛时的感受。
随着比分交替上升,姜鑫瑞逐渐掌控了比赛节奏,他以一记漂亮的弓步冲刺得分,锁定胜局,摘下头盔的那一刻,这个平时沉稳的小将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。
“击剑教会我的是独立应对压力的能力。”姜鑫瑞说,“无论准备多么充分,一旦站上剑道,所有决定都必须自己做出,这种孤独感最初让我害怕,但现在它给了我力量。”
夺得全国冠军的光环背后,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,姜鑫瑞每周训练六天,每天课后都要进行两小时的技术训练和一小时的体能练习,尽管如此,他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列。
“时间管理是关键。”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“他养成了高效学习的习惯,训练时全身心投入,学习时则心无旁骛,击剑反而培养了他的专注力和纪律性。”
教练李劲松指出,姜鑫瑞的成功不仅源于天赋,更在于他的心理素质:“很多小选手技术不错,但比赛紧张时容易发挥失常,鑫瑞的特别之处在于他能把压力转化为专注,越是重要的比赛,他越能保持冷静。”
近年来,中国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度显著提高,据中国击剑协会统计,注册青少年击剑运动员人数在过去五年中增长了近三倍,越来越多像姜鑫瑞这样的年轻选手在国内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。
专家认为,击剑运动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价值,它不仅锻炼身体素质,更培养决策能力、心理韧性和独立思考能力——这些品质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。
“击剑就像移动的国际象棋,需要瞬间的判断和长远的策略。”前国家队佩剑主教练张海亮评论道,“看到年轻选手们通过这项运动获得成长,令人欣慰,姜鑫瑞的表现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击剑运动员的潜力。”
当问及未来目标时,姜鑫瑞显得既务实又充满憧憬:“短期目标是完善我的防守反击技术,长期希望有机会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,不过现在,我需要专注于下一阶段的训练和学习。”
这位小将还提到,他希望能鼓励更多同龄人尝试击剑运动:“不要害怕开始时的不适应,每个人都是从基础学起的,重要的是享受过程,从中发现自己的潜力。”
随着青少年体育教育的不断深化,越来越多孩子像姜鑫瑞一样通过体育运动找到自信与方向,在他们身上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奖牌与荣誉,更是体育精神带来的全面成长与蜕变。
姜鑫瑞的故事证明,当孩子找到热爱并为之努力时,运动场不仅成为竞技的舞台,更化为塑造品格、锻炼意志的人生课堂,在那条14米长的剑道上,每一次交锋都是技术与心理的双重较量,而每一次成长,都源于战胜自我的勇气与决心。